文/科学家种太阳 (公众号:sunplantist) 为什么我死都不会用知乎? 其实6个字就说清楚了,因为‘民粹终将反智’。 好了说完了,下面全是对这6个字的扩展。
文/科学家种太阳 (公众号:sunplantist)
为什么我死都不会用知乎?
其实6个字就说清楚了,因为‘民粹终将反智’。
好了说完了,下面全是对这6个字的扩展。我初步准备扩到14000字。有盆友问了,为什么是14000字,不是15000字,也不是30000字?
因为14000字比6个字,2333除不尽。
按你胃,黑喂狗。
有人说知乎由于用户基数扩大而从最初的精英集合变成了鸡汤平台。这说法我是不信的。
知乎,从来就不可能汇聚精英。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可能。
两个原因:一是UGC投票模式,二是公司基因。
1 先看第一个,什么是UGC投票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希望我没拼错,就是作为普通用户,谁想发表内容都可以,随便说,好的坏的都可以,对的错的无所谓。而其他用户可能没有直接发表观点,而是针对别的用户的观点进行表态,投支持或反对票,就是UGC投票。
一人一票,非常民主。按照支持和反对的情况,给这些答案排序,方便后来的人查看。
这个模式本身没什么必然的好坏,要看应用在什么场景里。
在之前关于转基因的那篇长文里,我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我自己信口胡编的两个概念:‘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就是说讨论的主题是客观事实甚至是客观规律,其对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绝对的正误。
价值判断,就是说讨论的主题是相对主观的个人偏好问题,其判断标准是外在的法律和内在的道德,这都是人规定的,随时在改,所以没有绝对的正误。
那么知乎的UGC投票模式,在这两种场景里是否适用呢?
先看事实判断领域。知乎是歇菜的。
比如说讨论转基因、讨论wifi辐射、讨论中医药、讨论PX化工厂,这些问题中都涉及非常专业的事实判断。话说出来可能大部分人不爱听,但不可否认的是,全人类的知识库太大了,而我们每个个体都太渺小了。
所以在进行事实判断的讨论时,越是细分的艰深领域里,有说话资格的人越少。注意这个‘资格’,qualified,是指一个个体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知识背景来判断该领域中的常识,而不是‘言论自由权’。
人人都有言论自由,但客观事实岿然不动。
没关系啊,有的盆友说,我们不懂,知乎上大牛多,总有人懂。没错,只要吸引的用户量足够大,一定可以构建一个类似wikipedia那样强悍的人类智慧库,准确地回答一切人类已知的问题。
但这有两个巨大的漏洞:一是‘已知的问题’,二是‘准确地回答’。
a) 事实判断无法回答‘未知的问题’。
站在科学最前沿的人,往往是最认为自己无知的人。因为他们站在全人类千年文明的积淀上,向真理无穷的深空里凝视,只能看到一片黑暗。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比如说转基因。转基因对人体在长期上到底会有哪些影响,我们根本不可能列出一个全集。
这是一个不可能被彻底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
而绝大多数我们以为是‘已知的问题’,深究起来都可能变成‘未知的问题’。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可能完整地陈述事实,而非给出确定的答案。
有人会说,这样听起来也还不错啊,‘兼听则明’,其他原本不懂的人知道了这些事实,不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事实判断了么?不是的。
b) 无法给出事实判断的人,也无法‘准确地判断’事实。
这是一个异常美妙而残酷的悖论。我们不懂一件事,所以想听别人讲。但由于我们并不懂,所以别人讲的对与不对,我们可能也无法知道。
比如有人说手机辐射没什么危害,有人说手机辐射会致癌,而且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证据。这时,本来就不明真相的我们,听谁的?
理想状态下,我们不知道事实但掌握了逻辑,我们沿着逻辑去严谨地推导求证,可以无限逼近事实。然而这是理想状态下,现实是,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能力。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