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纳税人如何调控税负 一般纳税人控制税负的方法,主要是从销项和进项两个方向考虑,销项方面充分利用业务类型所适用的不同税率进行业务拆分;进项方面,充分利用采购活动提供的专票;同时在考虑毛利率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形式的纳税人身份将综
一般纳税人控制税负的方法,主要是从销项和进项两个方向考虑,销项方面充分利用业务类型所适用的不同税率进行业务拆分;进项方面,充分利用采购活动提供的专票;同时在考虑毛利率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形式的纳税人身份将综合税负控制在同行业平均水平。
[图片0]
1、选择不同的纳税人身份
以企业适用税率13%为例,那么税负率=毛利率×13%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率=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3%、5%、1%优惠)
令两种企业纳税人身份的税负率相等,可以算出税负率相等时两种纳税人身份的毛利率无差别点,即毛利率×13%=征收率(3%),当毛利率大于24%时,选择一般纳税人税负低于小规模纳税人,而当毛利率小于24%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更低。
2、把某些技术部门独立成立子公司
这种办法也是充分适用税收优惠,比如软件公司可以将软件开发部门独立出去成立公司,而软件开发公司再销售给软件公司,这样呢,可以给主体公司开具13%的专票,同时软件开发公司可以享受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3、充分利用不同税率
一般纳税人控制税负的方法,主要是从销项和进项两个方向考虑,销项方面充分利用业务类型所适用的不同税率进行业务拆分;进项方面,充分利用采购活动提供的专票,比如供应商选择一般纳税人公司,要求开具专票等;同时在考虑毛利率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形式的纳税人身份将综合税负控制在同行业平均水平。
2一般纳税人是如何计算税额的
一般纳税人的纳税方式:(销售项-进项)*17%=应交增值税
例如:销售=100万,进项=90万(均是取得17%的增值税)
应纳税额=(100万-90万)*17%=万
增值税进项税=当月认证的进项税额(辅导期要次月抵扣,临时、正式期可当月抵扣)
一、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常见)
1、由厂商开出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及周转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可以是厂商自行开具的或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税率是3%、13%、17%均可以抵扣、每月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前认证当月进项税,每张进项有效期为开票日期180天内需认证,逾期不得抵扣,另外,工厂耗用的水电费即燃料取得的专用都可作为进项税认证,目前与企业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也可以作进项税认证。
2、 运输;用于购置原材料、库存商品或销售产成品的由专业运输公司开出的运输,可以是公路运输、河内运输等。按票面运费的7%计算可进项税抵扣,但要进行数据采集。
3、 废旧物资,由正规废旧回收部门开据的可以按票面金额的10%作进项税抵扣,但要进行数据采集。
4、 农产品:由正规农产品收购单位开出的可按票面金额的13%做进项税抵扣,但要进行数据采集。
5、 其他国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
3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控制在多少
每个行业都会不一样,总休是3-%之间。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影响因素:
一、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