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晓得七夕:变的是人情 不变的是生意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总算晓得七夕:变的是人情 不变的是生意

总算晓得七夕:变的是人情 不变的是生意

  发布时间 : 2022-04-13 03:17:39 13
内容提要
[摘要]现代在商家和民俗家的联合推动下,七夕才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腾讯科技 8月2日 李幸报道 中国本无情人节,商家炒作多了,七夕也变情人节了。

[摘要]现代在商家和民俗家的联合推动下,七夕才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腾讯科技 8月2日 李幸报道

中国本无情人节,商家炒作多了,七夕也变情人节了。

七夕本是古代女子“乞巧”的节日。因这一天要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所以叫“乞巧”。随着时间演化,七夕也慢慢加入了女子祈求姻缘和男子求功名的内容。

作为古代妇女的节日,七夕并无情侣互相表达爱意的风俗,在这一天,除了女子穿针乞巧,家家户户也会在家中陈列瓜果食品,祭祀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现代在商家和民俗家的联合推动下,七夕才成为中国的“情人节”。现代的“牛郎”和“织女”已经不需要喜鹊来搭桥相会,人们也不再乞巧许愿。在西方情人节的“引诱”下,七夕成为情侣表达爱意的日子。

传说里的“牛郎”和“织女”一年只一次团聚,此外再无法互通消息。古时异地的情侣,也只能凭着书信传递相思爱意。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古人的这种相思之情已经被稀释。即使身处异地,弹指间的信息传递让人感觉不到距离的存在。

如果活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情侣“牛郎”与“织女”相会的一天可能是这样:

清晨,“织女”邮箱收到牛郎寄来的问候贺卡。两人相聚后,打开点餐应用,找到一家适合情侣约会的餐厅,饭前拍照分享到社交网站。“牛郎”献上从某电商网站订购的巧克力,“织女”喜上眉梢,用手机中的短视频APP记录下这幸福的时刻……

平淡的生活场景,因处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沟通分享变得容易和高效。由古至今,情侣间的感情互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但商业对节日的把控却是古今如一。

宋元之时,七夕的商业活动已经颇为繁盛。在京城,人们在七夕前几天就开始为乞巧活动购置物品。乞巧市场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直到深夜方才散去。

而今,七夕也被商家开发出来,成为促销的战场。尤其是电商,节日成为拉动消费的狂欢日。在商业宣传的狂轰滥炸下,情人们以为,七夕就意味着玫瑰、巧克力,代表着浪漫、甜蜜。

在某电商七夕活动的网页上,鲜花、巧克力、饰品、美妆、数码产品等都成为七夕的绝佳礼品,其中不乏“爱情”、“浪漫”、“礼品”这样的引导字眼。

各路媒体也助推了七夕情人节的气氛。《七夕礼物攻略》、《七夕告白的N种方式》、《七夕恋人如何玩转北京》、《七夕和亲爱的TA去度假吧》,所有的文字都在向你暗示:这是个情人的节日,这是个消费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