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认识成本管理会计的对象
首页 » 资讯 » 娱乐八卦 > 终于认识成本管理会计的对象

终于认识成本管理会计的对象

  发布时间 : 2023-01-31 12:52:14 22
内容提要
1成本管理 会计 的对象 成本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重点在于管理,而不是核算。
1成本管理 会计 的对象

成本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重点在于管理,而不是核算。

[图片0]

管理会计的对象指的是管理会计观察或思考的客体或行为的目标。我认为研究管理会计的对象应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结合考察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演变及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来得出什么是管理会计的对象的结论。

探究管理会计的对象前提应该是分析它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财务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企业财务,而管理会计的对象则应定位于管理成本。

一、“现金流动”观点

我主要从近代西方企业会计重心的转移进行论证:从传统会计阶段以独资、合伙会计为主要形式发展到以公司会计为其主要形式的企业会计,进而发展到现代会计阶段为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企业会计的内部职能大大地扩展了,重点转移到了现金流动的分析,并把全面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看作是最重要的会计报表。这种以现金流动为中心的企业会计核算,具有更大的综合性,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也就是说通过现金流动,我们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

二、“资金运动”说

资金运动说较好地兼顾了抓住事物本质和考虑我国特殊社会环境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因为现金流动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只关注现金流动,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运用各种方法来适应为管理服务的需要。这些方法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它们均不可能以现金流动来全面反映。二是因为资金运动更为全面、科学。由于商品生产运动的价值形式是价值运动,它表现为货币的运动。在货币转化为资金的条件下,资金运动就成为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三是因为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生产过程,是联结法人的企业和企业内部、外部的纽带。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其对象也应是资金运动。

三、“成本和利润”学说

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经历了执行性管理会计和决策性管理会计。前者侧重于通过企业内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果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后者则主要是为了控制经济活动的现在和未来,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正是在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再加上执行性管理会计的内容才形成现在的管理会计。

而从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是“规划与决策会计”和“控制和业务评价会计”。两者分别从实现资源的最有组合和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控制,将经营成果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各个部门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加企业经济利润和经济效益。

2管理会计及其学科边界界定不清

(一)当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等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

“培养出色人才要出出色教材。”这是一位教育名家的话。会计人才培养与发展需要不断出出色会计教材。然而,会计专业及其相关的学科内经常出现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管理会计与各个学科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存货控制(EOQ模型)。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

(二)强调发展与变化从而淡忘了对各个学科边界的认定

当前,有不少人认为,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没有必要要花精力去对各个学科边界进行认定。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理由如下:

首先,边界模糊与不清是当今学科发展的障碍,约束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虽然,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财会学科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但是,在认同这种快速变革与整合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应有的理性。一门管理科学或者一种管理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对于崇尚“权责到位、岗位明确、流程清晰”的管理科学来说,这是个致命的不足。因为,学科边界的模糊必然会对企业的实务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模糊,就能导致许多实务工作者产生“取消管理会计”的想法与行为。在我国会计师职称考试的课程里面,就出现取消管理会计这门课程的现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但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及其管理会计学科不仅不能取消,而应该和必须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学科边界的界定,并不会阻碍学科的发展。物理、化学、数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其严格的学科边界与规范,这并不会导致它们不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相反,由于边界的清晰更会激励人们去创新,应用各个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来融会贯通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科学地认识会计领域的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这对推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学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3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一般不去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等进行边界细分而是综合性地进行工作。且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到来,以及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当前,REAL会计及网络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开始实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但是,任何问题交给计算机处理都要先建立一个形式系统,就是“形式化处理”:让计算机从预定的符号串出发,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直到达到预定的符号串为止。因此,在设计计算机工作系统中,人们的思维必须实现以下的转变:(1)思维方式从“模糊性”向“明晰性”转变;(2)处理问题从“回顾性”向“预见性”转变;(3)解决问题从“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变。而要实现这些变化,人们必须清晰地明白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边界。只有对它们边界的清晰认识,才能设计出运行有效的软件。

4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