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 凯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嘉 宾:陈绍鹏(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贾樟柯(著名导演)魏可欣(我开网创始人)王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找到很多点去散发我们的爱心,这些点可大可小。随着媒体新技术越来越成熟,每个人可能都
主持人:王 凯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嘉 宾:陈绍鹏(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
贾樟柯(著名导演)
魏可欣(我开网创始人)
王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找到很多点去散发我们的爱心,这些点可大可小。随着媒体新技术越来越成熟,每个人可能都可以从这种微小的细节去表达我们的爱心。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微公益,看看我们的生活能不能因为公益而时尚,能不能因为公益而美好。我们知道联想现在正在搞一个微公益的大赛。联想微公益大赛是怎么定义“微”字的呢?
陈绍鹏:随着这次谈话,联想在全国正式启动了以“微公益 做不凡”为主题的微公益大赛。活动从7月18日开始到9月初结束。我们将通过微博平台,面向全国的青年朋友公开征集选拔微公益的实践。我们将为优秀选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今年是第三届。微博这个平台特别有影响力,我们今年把活动搬到微博上,就是希望活动得到更广泛的群体参与,让公益通过微博平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把爱心广泛地传播出去。
王凯:说到微公益,您刚才的一个解读就是微博。 可能以微博为平台,在这个基础之上传播。
陈绍鹏:还有一个草根组织,草根公益。
王凯:您怎么理解草根公益?
陈绍鹏: “微公益 做不凡”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活动搬到了微博上。因为这个平台最具传播效果,更容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二层意思就是,鼓励激发人们挖掘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并且通过自己切实的行动,表达爱心和传递爱心。大家一提到公益,可能就是先富起来的人的行动,就是企业的行动,企业应该捐钱,做善事。我们觉得,爱心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爱心,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点滴的小的社会需求做起,去传递爱心,然后变成一种快乐。公益不是很苦的那种,奉献很多年没有自己的生活,公益是快乐阳光的生活方式。
王凯:所以,联想做的是帮助帮助别人的人。
陈绍鹏:没错,我们是帮助草根公益组织,让他们献出爱心。
王凯:而且这个大赛门槛并不高?
陈绍鹏:任何一个青年朋友,只要有好的点子,经过选拔我们就会资助他们,帮助他们去实践。如果能够胜出,我们可以持续支持他们。
王凯:“我开网”的创始人魏可欣做的是小额贷款,也是在做公益,应该说也是微公益,因为你们每一分钱都在资助一个很小的创业机会,你给我们讲讲,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在中国开创公益组织?
魏可欣:我从小一直想做公益。小的时候,我家就在创业并帮助社会。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比较突然的机会,那时候我一直对中国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外国人能学好中文,二年级的时候,上经济课和哲学课,我的哲学老师是一个中文非常好的外国人。上完经济课以后,我就发现我们能用经济的模式扶贫,那个时候决定大学毕业以后,就来中国开始我的经济发展方面的职业。
王凯: 贾导这两年一直在从事公益,不务正业,算是?
贾樟柯:非常重要的正业之外的另外一个正业。
王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拍这种公益短片,我在网络上面看到您的第一个短片是2010年的时候?
贾樟柯:是,是关于环保的短片,实际上我参与公益活动分为微博前跟微博后。在微博之前,因为我从事电影工作,取景、选景、拍摄,有机会去全国各地旅行,那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环境问题。回老家山西拍电影的时候,山西煤焦产业比较多,整个环境的恶化比较厉害。我们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付出环保的代价也是很多。我觉得环保涉及到了千家万户,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呼吸空气,都要喝水。
所以,从2006年开始拍《三峡好人》,焦点又放到三峡地区,整个《三峡好人》同时是关于环境的电影。2010年又拍了一个短片叫《黑色早餐》,是跟联合国合作的关于环境主题的电影,是在我老家拍摄的。在微博之前,我的焦点和注意力被大的社会问题跟环境问题所吸引。
我开微博还不到五个月。大概就在半个月前,我在微博上很偶然看到一个留言,上面写到,在我老家有一个孩子烧伤了,烧伤之后治疗很困难,每天要戴一个面具生活,就叫面具娃娃。我真的在微博上才看到,虽然我是汾阳人,他也是汾阳人。我在微博上知道这个事情,就响应大家的公益号召,我也参与到救助当中。后来因为参与就会知道很多同样情况的人,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没有通过微博的方法,可能我们会忽略,我们会注意不到,甚至熟视无睹,但是因为有微博平台,信息直接传达到之后,人是情同己心,首先会受到感情上的波动影响,有侧隐之心,有善意要去帮忙,就变成一个行动,公益真的分为微博前和微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