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淘宝对于“淘品牌”的官方定义是:淘宝商城和消费者共同推荐的网络原创品牌。目前有100多个淘品牌。
编辑推荐:淘宝对于“淘品牌”的官方定义是:淘宝商城和消费者共同推荐的网络原创品牌。目前有100多个淘品牌。
超速的快感如此美妙。风险投资开始追逐垂直电子商务的新星:目前至少有5个淘品牌投资到位,还有一些正在洽谈。然而,当淘品牌们自认为已逃脱传统线下企业的宿命时,供应链管理、公司治理上的隐患—商业世界“中年”危机矗立面前
尽管不是每个都发生质量瑕疵,但类似的隐忧已不容忽视。本次报道采访的五家淘品牌,无不把供应链升级、管理规范化列为公司发展重点。
现在,据廖兵的说法,维沙曼(Vero Moda),杰克琼斯(Jack Jones)、Only等品牌线下知名度高,线上销售非常厉害,年销售额可达数亿元人民币。而且,本土传统品牌通常集团作战,譬如博洋军团中有博洋家纺、 艾夫斯、唐狮等十余家在淘宝开店;红豆集团有8支电子商务军团。这意味着,即使享有同等资源,淘品牌的转化率也不及传统品牌。
短暂窗口期
好在,得益于对电子商务运营的专注及风险投资的介入,淘品牌拥有再升级的能力。
事实上,未来的强势品牌,一定会兼具传统品牌和淘品牌的双重基因。传统品牌的优势基因在于制造、供应链、品质管控、品牌运营及对渠道的把控能力。淘品牌的 优势基因则是创新、基于数据化的分析能力、基于网络技术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互联网推广能力;传统品牌应学习淘品牌的“轻”,而淘品牌则应学习传统品牌的 “重”。
“我认为2年之内,淘品牌在淘宝这个平台上还是领先的。但接下来2年至关重要,看(淘品牌)能不能把自己的短板补足。”廖兵说。
不过,对于处在不同垂直品类的淘品牌,再升级的窗口期长短也不尽相同。如果线下产业中有定位相似的巨头存在,窗口期会很短;反之,淘品牌可以相对从 容地升级。
练内功
对于未来,叶海峰并非高枕无忧:“我们还没有经历过10亿级别的规模,有一个忧患意识,提前感到要做到这个量级不那么容易。挑战是未知的,我们会通过团队建设、练好内功来面对。”
但如何练就内功,对不同领域的淘品牌来说,则需要深思熟虑,击中要害。
产品开发、团队建设、供应链升级、规范化管理,这是几个意图做大的淘品牌们共同的关键词。在窗口期内迅速练就足以和传统品牌相媲美的后端实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但疑问也就此产生,这样一来,淘品牌是否会向传统品牌的生存模式回归呢?
比传统更多
回归传统,的确是个不可逆的方向。
淘品牌的再升级,目标是成为真正的品牌,而不再是具有可替代性的网货卖家。如果只是依赖淘宝商城,风险过于集中,迟早会碰到销售天花板。“出淘”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但外面的世界并不精彩。经营百货的柠檬绿茶出淘后建立独立B2C平台,流量和销售额不尽如人意。
更安全的方式似乎是:淘里、淘外并行发展,即线上、线下覆盖全网络道路。在凡客推出的V+平台、京东大力推动的百货平台以及当当网、麦考林、拍拍网等众多占市场份额较小的平台上,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淘品牌。
说到底,成长与蜕变的最大阻力通常来自自身。正如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在微博中所言:“这些在温床里成长起来的淘品牌还不具备很强的独立竞争能力,也没有花时间专业化提升自己的团队。这些瓶颈长远会是致命的!”
原文链接:《淘品牌破茧开始限时赛:升级窗口期仅2年》